刻舟求劍
有關土地的大小形狀等,一般人最關注的是它的面積,其次是界線,再後才是邊界的角點。粗略測量的紀錄,所表達的次序也是如此。例如百年前的丈量約份圖,每地段的面積,都以數字紀錄,但地界方面,則只以圖像紀錄,不附帶尺寸方向等數據。至於界點,更是沒有任何標示。
這方式是可以理解的。只要各地段保留原狀而不發展,不與其他土地聯繫,它的角點位置,實不用理會。好比個人活動於室內,足不出戶,何須理會本宅是處於全港中那兒位置呢?
但當該地要敷設水管,修築電纜,架橋開路等,須要知道此地和其他各地的方位距離關係時,則此地的位置,便須要測定,這就須要建立一個座標系統。
所謂座標系統,是於測量一地方時,選取一固定點,稱為原點。其他落在這測量範圍內的點,經過測量,可確定此點與原點的東西向和南北向的距離,以數字表達作紀錄,這便是該點的座標。再以上述的室內活動為例,若此居屋是長方形,鋪滿正方形的階磚,上放檯椅傢俬等。任何一隻檯角或椅角,當佔著一固定位置,可以就階磚的數目,從這居室的一角(譬如是西南角)數起,算出它的東西向和南北向的距離。這便等於此檯角或椅角的座標。
把這概念放大,全港性的座標也是這個道理。取一極西南之點作為原點,所有的地界角點,經測量後,都可確定了它們與原點的東西向和南此向的距離,紀錄在案,便是座標。
回說文首所述,丈量約份圖的地界是沒有座標,這正好反映它的粗略性。其中個別地段,有經現代準確地測定的,則變為有座標的紀錄。業內人仕大都明白這事實。知道信賴座標,以取代圖上的界線。但亦有些此類粗略的地界,未經準確測量,卻按照圖上量度所得,衍化為座標。此舉實是誤導的根源,一般人不察覺,以為凡是以座標作紀錄的地界,必是準確,其實純綷從圖上量出的座標,並沒有增加這地界的準確性。
所謂座標系統,亦應分辨它是局部性(如上文的室內例子)還是全港性。座標的來源是經準確測定還是從紙上量度而來。總之,以座標作紀錄的地界,雖多屬可靠,但仍不能視之為必然。這一切關鍵,可借用刻舟求劍的故事作解釋。
這成語故事,大意是說有人坐船時,跌下佩劍,他在失劍的船旁刻上記號,以便認定位置,回頭找尋。但船隻是移動的,他怎可用這方法定位,寧不是傻子嗎?
若以測量角度來說,該船隻就是一個局部的座標系統,而整個水面就相等於全港的座標系統。在船旁的刻記就是前一系統的座標。刻畫是否粗疏或精細,就是測量的精度,失劍就是要重新測定的地界。
如果遺失的是幼小的繡花針,刻記必要精確。現今的失物是大劍,刻記則大可粗疏,這是決定測量精度的根據。但是精細也不等於準確,還要看它的座標系統是否恰當。只因船是移動,刻記即使精 ,也於事無補。此外,若該劍是向船艙內跌失,則船旁的刻記,便絕對適用,它等於記下該點與船頭的距離,亦即是局部性的座標,船隻無論移走何方,都不影響這座標。
故事所言,當然是說該劍跌進水裡。是則局部性的座標,應屬無用,必要有整體性的座標,才可紀錄該劍的位置。但若再設想當跌劍時,船頭船尾的位置,剛巧碰到水中實物,(讓我們加些想像力,假設正因是該船碰著石頭,引起震盪,才令故事中的主角站立不穩,而拋失佩劍。)則此實物,便可作為測量學術語中的“控制點”,讓局部的座標系統和整體的座標系統可以相連起來。這即是說,故事中人大可於日後重回舊地,讓船頭船尾,接觸本來的實物,再根據刻記,當可尋回失劍。
這工序正好類似測量的所為。船隻好比是單獨的一幅丈量約份圖。圖上的地段等如是刻記。若使圖上的一些舊屋或田界(最好是歷久不變的水井等),能夠重新在實地上辨認,即等於水中重遇撞船的實物,可以根據此物,重新測定丈量約份圖的位置,從而確立個別地界。進一步,本來只以圖上線條作紀錄的地界,亦可賦以整體性的座標數據。
這是刻舟求劍的測量版,希望籍此故事,能夠把測量精度,座標系統等理論,解說一二。
梁守肫
10-08-2000
版權所有© 2002 梁守肫土地測量顧問有限公司